春天到来,钓友们都纷纷拿出渔具,准备出去钓鱼了。钓鱼首先要准备好钓鱼的饵料,这让很多钓友犯了难。
现在市场上商品饵的种类太多了,有基本的分类有基础饵、主攻饵、状态饵,还有各种钓鱼添加剂。主攻饵种类更多,有鲫鱼饵、鲤鱼饵等等,每一种目标鱼的饵料也有几十种。各种添加剂、钓鱼小药更是多达上百种。这么多的饵料,虽然为钓友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,但是也为钓友们带来了烦恼,该怎么选择饵料,不同的饵料要怎么搭配,都需要花费时间学习了解。
很多的钓友在配置饵料时,不管三七二十一,什么样的饵料都往一起到,很多东西都用过火了,这样胡乱搭配的饵料,不仅不会提高上鱼率,还会影响鱼儿吃饵,甚至不如单独用某一种饵料效果好。
在钓鱼过程中,我们会接触到很多钓友,平时也会在网上看看钓鱼高手们的用饵心得,在这里将这些用饵的方法技巧,和很多钓友用饵的问题总结出来,以供钓友们参考。
鱼儿吃饵有选择,并非来者不拒
有一些钓友认为,鱼儿是不挑食的,只要是食物都会吃,素食性鱼就用素饵,包括人吃的馒头、米饭;肉食性鱼就用荤饵,蚯蚓、虫子、肉类等;杂食性鱼儿就更简单了,只要是吃的就可以用,甚至家里过期的食品也用来钓鱼。
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,其他的的不说,单单是我们人对各种食物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禁忌,更何况鱼儿。鱼类对于食物都是些挑三捡四的娇气鬼。它们绝不是只要是食物就来者不拒。
鱼的种类不同,鱼类的种类不同,它们的食性是有很大差别的,不同的鱼儿,其口味都是不同的,掌握鱼儿的食性,是选择鱼饵的基础。例如鱖鱼、 鳡鱼它们就专吃活鱼,鲤鱼、鲫鱼则喜欢吃香甜味道的饵料,还有的例如鲢鳙喜喜欢酸臭的饵料。有些鱼类虽然是杂食性的,但是它们的“杂”也是有范围的,绝不是无所不包。
鱼儿还会因为外界的气候、水情等条件的不同,口味也会有变化。
所以我们在选择饵料、搭配饵料时一定要做到钓什么鱼,用什么饵;还要紧随外部情况的变化,酌情施饵才能将鱼钓上来。
饵料要选对的,不选贵的
很多人在购物时,都认为一分钱一分货,都认为贵的一定好。不过在选择鱼饵时,还是抱着这种观点,就未必有效了。因为鱼儿吃饵,只看这个饵料是不是对口味,是不是容易吸进嘴里,它们是不认鱼饵的价格的。所以在选饵时要根据目标鱼的口味选择,而不是根据价格,知道目标鱼喜欢吃什么,才能做到投其所好,引鱼上钩。
同一种鱼,还会随生活条件的不同,而形成各自的进食习惯。例如养鱼池的鱼,它们吃惯了平时喂的料,对别的饵料不太感兴趣,垂钓时就要选择和喂养的饲料相似的饵料;野外水库、池塘那些不投放饵料的地方,那里的鱼没有吃过带香甜味道的饵料,它们对素饵比较喜欢。
所以“以贵取胜”的购饵法则不见得灵验。
饵料的味道有限度,太浓反而会把鱼赶跑
有的钓友在使用鱼饵添加剂时,认为添加剂加的越多,鱼饵的味道越浓,越能吸引鱼儿,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做法。例如,我们所钓的目标鱼喜欢香味的饵料,于是就拼命往鱼饵里添加香味的添加剂,调出的香饵,薰得人眼睛都睁不开。有的人调酸饵时,他钓位四周的空气都是酸的。他们认为鱼儿既然喜欢这种味道,多放些也无妨。
事实绝非如此。我们可以换位思考,我们做菜时,喜欢吃香一点的,就加上一桶油,这菜还能吃吗?喜欢咸一点的,就加上一袋盐,恐怕这道菜就要倒掉了。同样,对于钓饵中的添加剂来说,加少了不起作用,加多了起到相反的作用。每种添加剂都有一个度,不能太过。
钓饵的这个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与天气、水温及相关的外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,这就是钓饵最特别的地方。所以钓手在使用添加剂时要权衡各种条件,去合理使用。
搭配饵料味道要统一,不要做“杂和菜”
大多数钓友们,现在都知道“对症下药”,鱼儿喜欢什么样的饵料,就用什么样的饵料搭配。但是也有到有会陷入误区,他们会将适合钓点鱼情、水情的饵料、添加剂都混在一起使用。饵料搭配使用确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,但是如果搭配在一起的饵料和添加剂味道不一样的话,就会起到反作用。我们在配置饵料时,要注意味道的统一,不同味道的饵料混在一起,鱼不会喜欢。
还有一种情况也容易使钓点内味道繁杂,就是原来用某种味道的钓诱饵,长时间没有鱼咬钩,钓友就会考虑是不是饵料的问题,于是就换成其它味道的饵料,有的甚至多次换投各种不同味道的钓诱饵,使他的钓点成了一个“什锦窝”,什么味道都有。招得各种鱼在窝内混抢混夺,从岸上看,窝内热闹非凡,水下泥浪翻滚,水面冒起团团水泡,这足以证明窝内群鱼汇集。可钩子下去,并没有鱼上钩。这就是杂味窝子的结果。因为这种多味窝子招来各种不同的鱼,在窝内横冲直撞地争夺,谁都不能好好觅食,将这个窝子搅得乱七八糟,就出现了只见鱼儿闹,不见鱼咬钩的局面。
在垂钓时经常会发生撒了窝子鱼不咬钩的情况。这要从多方面去找原因,例如钓点钓具的选择是否得当,施钓方法是否对路等。总之杂味窝子是不可取的。
饵料的状态很重要,软硬调配要合理
有的钓友,尤其是新手,在抛竿时容易把鱼钩上的饵团甩落,所以他们爱用硬饵团,认为硬饵好装钩,甩不掉,在水中待的时间长,不怕小杂鱼捣乱等。可是硬饵团不利于鱼儿吸食,鱼钩被硬饵紧紧地包着,鱼儿吸饵进嘴后感到有异样,会立即吐出饵团,鱼钩也就被吐了出去。
如果用软饵,鱼咬钩时,饵易破碎,能使钩尖顺当地扎进鱼嘴。松软的钓饵还有“雾化”功能易招鱼咬钩。所以软饵比硬饵上鱼率要高一些。
硬饵团也不是一无是处,前面提到的那些优点的确存在,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使用硬饵团,会比软饵效果更好。
饵团大小要适口
有一些钓友在搓饵上钩时,喜欢搓大饵团,他们认为饵团大目标明显,容易被鱼儿发现;另外饵团大有利于在水中久泡,泡散后还可起到打窝子的作用;同时小杂鱼无法吃大饵团,不会有小杂鱼闹窝,容易钓到大鱼。这些优点容易被休闲者钓“慢鱼”所选用。
但是如果真正想钓上鱼来,在用饵方面就不能一刀切的用大饵了。那么用大饵团装钩有什么不足呢?
首先用大饵团费时费事。大饵团装钩要紧搓紧捏,否则容易脱落,如果是参加比赛,在时间上就明显吃亏。
其次在水下饵团大,鱼触动饵团外边浮漂会有反应,这时提竿一定是空竿。
当然,大饵团并不是不能用,这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钓鱼情况选择饵团的大小。只要用得对路,大饵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。如选定钓点开始下竿时,先用几次大饵团,可以有效的打窝诱鱼。
总之用饵要做到三个对路:对气候、对鱼和对水。以这三者为前提去考虑用饵,自然会有好的收获。
因地制宜用饵,某地好用的饵料不一定适用于其它水域
柳树叶味苦,并不受草鱼的欢迎。可如果在河边有几棵柳树倒在水中,长得枝繁叶茂,会有草鱼咬食。于是有人就说草鱼爱吃柳树叶;有个地方水边有几棵桃树,经常有些小毛桃掉入水中,招来草鱼咬食。有人就说草鱼爱吃桃子,还特意去买桃子作为钓饵;有人说草鱼爱吃羊肉;有人说鲤鱼吃草等等。
类似这样的信息,经常在钓友中传播。有的人真的买羊肉买桃去钓草鱼,当然,他们只是在试验。以上这些都是钓友们提出来的,有根有据。但是应该看作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发生的特殊事例,不具备普遍性。在钓鱼时我们也会遇到这些有悖常理的事,这就要求钓手要动脑子去想问题,不要到树下干等那只免子。
垂钓时,鱼钩不是越多越好
有的钓友在垂钓时,认为于线上鱼钩越多,饵料越多,鱼儿上钩的几率也就越大。有的钓友会将串钩的组方法用到手竿上,实行一线多钩。他的设想是沉在水底的钩可以钓鲤鱼,悬在水中的钩可钓草、鲂鱼。还有的钓友虽然用的是手竿,但采用一人多竿钓,他认定水下多一只钩子就增加一份上鱼的机会。有的则是手竿海竿一齐上。经常见的是这些人手忙脚乱,但收获平平。
那么用手竿实行一线多钩为什么不好?用手竿突击的表现是灵巧,讲究三不离:钩不离窝,眼不离漂,手不离竿,稍有动静立即提竿。能迅速、准确地抓住鱼儿咬钩的信息。给手竿拴上多只钩子后,十分累赞,灵敏度降了,削弱了它的优势。
钩多,装钩就很费事,同时钩子在岸上的时间多,失去水下待鱼的时机。再者钩多饵多,有底有浮,容易使浮漂的信号混乱,影响判断鱼情。
最忌讳的是一个人使用多副手竿或手、海竿并用,由于这两者的操作方法不同,使钓手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,吃力不讨好。所以垂钓时松松散散地打一大堆竿,不如认认真真地盯住一支竿。
一线多钩,一人多竿(指手、海并用)不值得提倡。但是有的人为的是过钓鱼瘾,打一大堆竿,他们说卖卖力气出身汗,有鱼没鱼不在乎,打竿是一种心灵的放松,精神上得到满足,当然未尝不可。不过这已不是技术上的问题了。
对于饵料的运用,还有一些方法技巧,钓友们在垂钓时需要多加留意。总之如何用好饵,要从多方面去考虑,针对钓点的鱼情、水情灵活调整,才能更好的发挥鱼饵的作用。
精彩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