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几何时,调漂似乎成为了钓鱼中,最关键的环节,调不精准,调不灵敏,似乎鱼就不吃钩饵,亦或者是吃了钩饵,钓鱼人也抓不上口,反正钓不上鱼,几乎90%的原因,就是调漂不精准。
实际上,在实战中,这种观点是很可笑的,倒不是说调漂不重要,而是说,在实战中,频繁调钓,只能说明开竿前的调漂出了问题,而频繁的调漂,并不能解决中钩率低的问题;
为什么这样说呢?浮漂的作用,就是通过浮力和铅坠、钓钩饵之间,达成浮力平衡,一旦钩饵在水底有变化,露在水面上的漂目,会因为浮力平衡发生变化而变化,这就是浮漂的根本作用,提示和指导;
当然,我们也可以通过静态的调整,也就是调整漂座的位置,来改变钩饵离底或者子线的弯曲程度,但是,前提是必须窝中已经进鱼了,通俗点说,有鱼,调钓为了更好的找口,没鱼,调漂就是无用功;
那么在实战中,既然不是什么时候调钓,都会改变中钩率,那么,调漂就完全没有实战意义了么?那自然也不是,在实战中,只有遇到这么几种情况,才应该进行临时调整;
情况一、频繁出现浮漂翻身后,不下沉
在正常的情况下,钩饵落水,然后浮漂横躺,受钩饵、铅坠的牵引,会拉动浮漂翻身站立,然后下沉,一直会沉到我们预调的钓目,而在这个过程中,只要浮漂不下沉,那必然是钓饵、钓组、鱼情出现了问题;
1、钓饵比重太大
做钓目时,我们往往会关注漂目的变化,而不太会关注浮漂翻身下沉的速度,饵团比重太大,会和铅坠一起,加剧浮漂下沉,速度太快,就会导致这种现象,按理说,这应该没什么大问题,但其实不然;
当子线过短时,饵团的比重太大,虽然讯号传导没问题,但是,只有鱼将钩饵彻底吞咽,才有可能带动浮漂有讯号;换句话说,鱼口轻弱时,可能饵被吃完了,浮漂才会上顶;
而子线过长,则说明子线几乎接近紧绷,铅坠离底距离太长,因为饵团比重大,才会没有多大的行程,直接把浮漂拉下去了,这样,又会导致钓组过于灵敏,提竿的空竿率必然不会太低;
调整思路:可以重新做调目,将调目降低,减少铅坠离底的距离;同时,建议适当的调整一下饵料的比重,还是让饵团落底,有一定行程,更有利于我们判断钩饵的情况;
2、饵料提前脱落、溶散
这种情况就比较常见了,因为饵料附钩性不好,钩饵落水、饵团就提前溶散或者脱落了,没有了钩饵的牵引,仅凭铅坠,很难继续让浮漂翻身后下沉;
调整思路:频繁出现浮漂翻身不下沉,那就将附钩的饵料,放到近岸的浅水试试,确定一下是不是饵料提前溶散、脱钩,如果是,可以适当的加点拉丝粉,将饵料继续打黏,增加附钩性就可以了;
情况二、浮漂没动作,提竿能中鱼
有钓友会说,都提竿能中鱼了,这还不好,调漂万一没口了怎么办?其实这恰恰就是因为调钓上除了问题,导致浮漂没有清晰的讯号,而浮漂没有动作,提竿能中鱼,却无法给我们提示,到底鱼群还能聚多久;
当然,总的来说,就是调钓太钝了,但是,又不仅仅是调漂太钝这一种原因,比较常见的,有三种原因会导致这种现象频出,而我们只要微调一下即可;
原因一、调钓太钝
铅坠沉底,子线太长,都有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出现,因为只有鱼彻底拖着铅坠跑,才会出现漂讯,那么只要不是子线太长,我们可以适当的修剪一下铅皮,亦或者向下推下浮漂,一直到给口,有漂讯出现即可,不用一下调整太多;
原因二、浮漂吃铅太大,而子线又比较长
这种情况,不同于铅坠沉底钓钝,在铅坠悬底,但是子线又比较长的时候,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因为铅坠较大,中钩鱼体型并不算大,所以就算中钩,也不太容易拖动铅坠,如果鱼小点,不提竿都不知道已经中鱼了;
当然,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钓鲤草,结果鲫鱼进窝给口,而钓鲫鱼,用的浮漂吃铅太大,而天气冷,鱼口轻的时候,出现这样的情况,也不奇怪,解决起来也很简单,换个吃铅小的浮漂就可以了;
情况三、连竿中鱼,没有正口
如果是新手,可能对这个情况,不甚重视,甚至是不以为然,因为有鱼中钩,就可以了;但是,对于老鸟来说,却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;
鱼是没有痛觉神经,但是当鱼钩刺中时,会有痛感应激反应,整个鱼身,以鱼唇的应激反应最低,其他部位被鱼钩刺中后,应激反应会更敏感一些,如鱼鳍、鱼腹、鱼尾;
当鱼钩没有刺中鱼唇,而是频繁刺中了鱼的其他部位,中钩鱼会因为应激反应,剧烈挣扎,中钩鱼体型越大,就会在窝子里闹腾的越厉害,别说连竿,3~4次中钩之后,窝子就有可能散掉了;
所以老鸟们会刻意的关注一下,到底鱼钩刺中鱼的哪个部位;如果不是正口,那么就需要做两个步骤,来进行调整;
1、判断是不是鱼群发生变化,进窝鱼都在半水
鱼群上浮,钩饵落底过程,鱼群抢食钩饵,导致的漂讯,提竿多半会锚中鱼,而不会有正口;我们可以将铅坠上推,靠近漂座,试着打几下飞铅,因为这样操作,造成事实上的钩饵落底,加长行程;
如果是鱼群上浮,会抢食钩饵,但是因为子线延长了,提竿锚鱼的可能性就低了很多;调整之后,根据鱼中钩的情况,再次观察中钩部位,要么中鱼率降低,要么就是变成正口;
2、改变钓法
飞铅钓法,其实一种比较无奈的钓法,除非进窝鱼的密度太大,才能有连续的鱼口,比较常态的做法,还是通过调整钩饵离底的距离,来找连续的正口,而具体做法并不复杂;
小结:当连续中鱼,又没有正口出现时,我们并不能小觑这个问题,只要钓点中鱼,就说明窝料、钓饵适宜,但是如果连续中鱼不是正口,再不做微调,那必然会因为鱼受惊,导致跑鱼。
最后:
浮漂的作用很单一,其实并没有多复杂,而所谓的调钓,其实都是鱼情有变化,或者没变化之后,才会做出的改变,而严格来说,鱼情的变化复杂,但是只要鱼给口,并且能中钩,那要么就是钩饵的位置和进窝鱼所在水层不匹配,要么就是吞钩鱼拖不动铅坠,要么就是吃铅太小,导致漂讯太灵;
找到规律,总结规律,然后处理问题,不要过度拘泥,调几钓几,或者调高钓低还是调低钓高,判断鱼情鱼情,做出相应调整即可,同样,一旦预调完成,只要不是上述的几种情况,也不建议随便调漂,有鱼口,没问题,没鱼口,怎么调钓都没用
精彩评论